由于演出行业达不到综合价值开发的层次,致使演出成本居高不下必然连带票价提高,但除去成本因素外,还有一些不理智的因素促使演出商愿意选择高票价,这些因素实际都是短期利益引发的误区。在定票价过程中有五个误区需要警惕:
一是利用票价的高低代表演出水平高低的推论定价。严格地讲,演出质量与票价有对应关系的,高质量演出应该支持高票房收入,一些演出商明知所经营的节目质量一般,还是利用一些观众习惯性思维,把票价定高,把宣传做大,不顾观众观后感觉,赌博式的捞取短期利益。
二是把全部成本回收都依赖票房收入。由于不能综合开发演出的所有价值,目前,绝大多数演出仅依靠票房的取得,这样,票价就是所有相关成本和目标利润的简单叠加。没有分担成本的多种渠道,急于回收全部直接成本、间接成本,致使票价只能维持在高水平上。
三是为了促销抬高目标价位。现在做演出的人都非常看重票房销售的环节,这是应该的,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出现票务公司后,票房销售变得独立了,票务促销的作用凸现出来,而票房代理最大的激励要素就是高代理佣金,演出商如果自己不愿意代理商分享自己的利润,就只好把票价进一步提高,实质就是负担转嫁给消费者。
四是过分依赖团体购票力。做过演出票房销售的人都了解,确实有些单位或个人需要购票送客户或有关人员,这时最好销售的就是VIP票,经常出现VIP票比低档票热销的情况,所以,票务公司或演出公司很偏重票务的直销业务。
五是恶性竞争连动高票价。一些演出商为了拿到某些热门项目的国内代理权,不惜竞相出高价争取项目,拿到项目后再想方设法卖出去,这种“高来高去”的做法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高票价,消费者就是最后的恶果承担者。
之所以把上述倾向列为误区,就是这些做法的结果是对行业长远利益、公司利益的无情损害,注重短期利益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有些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:价格与价值是相伴而生的,价格与价值会出现短期的背离,但不会长久背离。目前的演出市场出现的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现象太多了,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危机,五大误区的直接后果就是所有演出公司、经纪机构、演出场所都要加大票务营销的力量,“第三人支付”(公款消费)的购票单位成为所有票务人员的争取对象,且不说项目多了,这些单位也会厌倦,更主要的是票价背后的交易成本直线上升。一些以直销能力见长的企业开始放弃直销,更多的企业又想纷纷进入直销市场,其结果就是酿成一个畸形的票务市场,把演出市场的蛋糕无形地夸大了。
成熟的市场是以个体消费为主的市场,是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市场,是理智型消费市场。五大误区的结果就是难以培育出品牌经营的市场。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就是短期行为的必然结果,不敢把自己的公司推到公众面前,不敢选择品牌经营战略,尽管可以挖空心思把所有促销手段都使用出来,但毕竟不会长久支撑基础不牢的畸形市场。一旦出现实力雄厚的行业竞争者,以低成本的市场手段拉回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幅度,受益的将是消费者和规范经营者,而遭受重创的一定是走进五个误区、执迷不悟的高票价战术推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