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南《盛开的凋谢》:青春尽头的梦魇
几声摇摆寥落的鼓点、几句飘忽诡异的木吉他、几段游移不定的贝司……唱盘一经转动,那空灵多端的冷爵士便汩汩冒出,不由分说将你浸入一种青春行将落幕的梦魇,这梦魇来得没头没尾、没边没际,瞬间弥漫了整个黑夜。。。
夜是一个无底洞,是所有脆弱和寂寞的深渊,有时,却也可以因此变成一部流光溢彩的时光机。青春的光影从中倾泻而出,纵使遥远、纵使它斑驳成最原始的色块,我还是可以轻易分辨出其中的每一处时间地点:黑色是我们第一次擦肩时、我嗅到的你飞扬的发;蓝色是我第一次牵你手时、你别过头去抬望的天;红色是我看见你的眼白上的几缕血丝,那是你为我的彻夜等待;粉色是我守在你身旁、你熟睡着的安详的脸,那是你的、更是我的。。幸福……
是的,我在色块里看到的,和歌中所唱不尽相同,然而,这正是贾南的高明之处。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都不相同,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青春。如何让一首歌里容纳一万种青春、而不是只是歌者自己的那一种?就只有极力制造一种氛围,一种青春尽头的氛围。站在这里,人们自然不禁回望。如同我们去旅游,我不会告诉你这里会有什么风景,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,我只告诉你,站在这里,往那看……这种“催眠”式的作词法也正是许巍的杀手锏,这也就可以解释,为什么许巍表面平淡无奇的歌词却总能让人深陷得不能自拔。
然而,无论黑粉蓝红金灰,无论什么颜色。。。却都被歌曲异样的旋律涂上了一层压抑、窒息的色调――漫山遍野的惆怅,才刚从枝蔓开出,便就如雕塑般静止、肃穆,在紫色的天空下,定格成我们青春的梦魇――美丽依旧,却难以触摸;激情尚在,却动弹不得。。。直到我们走到青春尽头长长回望时,才有如此强烈地触动和慨叹,那种感觉没有来由、不知所终、难以表述。
所以,贾南在这首歌里采用了“简单文字、抽象拼接”的构成法则,来艰难地表述这个梦魇所蕴含的复杂感受。这法则集中体现在歌名上――盛开的凋谢――我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的释义。我想,它更像是一种平行蒙太奇,将盛开和凋谢两种影像叠置在一起,反衬出一种青春将逝的黍离之悲。
这让我不禁想起另一部惊世之作,施特劳斯的交响诗《最后四首歌》。它们似乎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,巧合的是,《盛开的凋谢》是贾南题献给自己的青春末尾,而《最后四首歌》则是施特劳斯写在自己的生命尽头――“夏日惊异微笑着,进入奄奄一息的花园之梦里。只有玫瑰还长久地屹立,渴望着安宁,慢慢地闭上它那疲惫的眼睛……”
作为当年校园民谣时代的一线才子,贾南的深厚创作功力在这首歌中有不俗表现。当时,贾南与高晓松、老狼等在圈内几乎齐名,只是造化弄人,当时未能为大众所熟知,实在可惜。如今,当高晓松和老狼在往日盛名中颐养天年时,贾南却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。也许,这首写在青春末尾的歌,可以成为贾南重塑往日辉煌的契机。
(文:李尧)
[img][InstallDir_ChannelDir]UploadPic/2009-11/200911217301596242.jpg[/img]
[img][InstallDir_ChannelDir]UploadPic/2009-11/200911217313295221.jpg[/img]
新闻表情